平博体育网址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桂工要闻 > 正文

桂工要闻

    【甲子校庆】校友专访系列(一)

      【编者按】六十载沧桑砥砺,六十载弦歌不辍。60年来,一批又一批桂工学子走出校门活跃于海内外各行各业,他们秉持“厚德笃学 惟实励新”的卓异品格,勤勉自励、精进图强,奉献国家、服务社会,成长为社会和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母校的骄傲,也是母校的宝贵财富。在学校六十周年校庆来临之际,为汇聚校友力量,弘扬传承桂工精神,同时也为广大在校学子树立榜样,我们将在校园网主页陆续刊登校友专访系列文章,以文字、图片等形式,生动呈现校友们的奋斗历程和精彩人生。

      上山下海探宝人——访平博体育网址79级校友董伟

      人物名片:董伟,1983年毕业于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物探专业,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桂林理工大学山东校友会副会长。
      
      
    桂林山水的吸引

      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对董伟校友的采访都是在车上完成的,董伟是一个中等身高、身材微胖的北方汉子,因为长期的野外作业,看起来身体素质非常好。
      “我去桂林有很大的偶然因素,当时学校有个教英语的钟伟老师,高考以前有次偶然碰到,一问老师是哪里的,说桂林的,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的,虽然不知道桂林在哪里,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气还是让我产生了无限的向往,就这样,高考后填报了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的志愿。那年去桂林上学的时候,山东有20个学生,光烟台地区就有8个,我就是其中之一。”谈起如何与桂林、与桂工结缘,对这个说话直爽、豪放的山东汉子的印象更加直观、立体起来。
      刚入学那阵儿,董伟也对物探专业产生了迷茫,怕长期的野外作业没有前途,对专业具体的认识,应该说是等他毕业以后。“毕业到单位以后,对物探专业认识更直观了,地质大行业萎缩的时候,这个专业反而吃香了,找矿不行了可以找水,可以搞工民建,特别是胶东这块,水资源缺乏,包括水库大坝加固勘察,矿山塌陷区勘查治理,大桥设计施工勘察等都需要这个专业,再有海上物探也用得着。”看得出,董伟对专业的坚守和热爱。

      “行,小伙子,就你了!”

      “咱们学校,像我们这届的,和实践结合的比较多,教学实习每一样方法都教会你,从设计、施工到资料解释,教学内容都是比较全的,相当于学生一出去就能拿来用,包括仪器电脑的操作”。谈到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到单位后的工作情景,董伟感叹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和我们分享了当时的故事:第一次作业的时候,做联合剖面法,要有人去连接仪器线,新来的一群年轻大学生你看我、我看你,全都楞在那里,董伟自告奋勇上去接好。等到领导好奇地问起,董伟回答到“上学的时候这些都干过啊”,领导一听乐了,“行,小伙子,就你了!”这样,其他新来的大学生都先干工人的工作,而董伟却先干上了技术员的活,到第二年,整个20多号人的物探队就归他负责了。

      水下物探显奇功

      水面物探董伟之前没怎么接触过,98年那会儿在大连,因为工作的需要,要往海里打个巷道,探测构造和海水。董伟找来渔民,让他们用浆划着橡皮艇,用瞬变电磁定位法完成了任务,效果还很好,经过第一次实践验证,董伟对水下物探更有信心了。“海岛上作业,有的要求打出咸的海水来养殖啊,有的要求打出淡水来解决饮水问题,要求各有不同,就要结合水文地质、构造、方向来解决这些问题”。
      “风险最大的一次是要定地热井,定在水库中间井深2000米处”,谈起风险最大的一次水面上探测,董伟不禁流露出了当时的担心。井没打出水来是很正常的,打井失败了不丢人,但当时要在水库中修一条路进去,同时修一个工作平台,这要40多辆大卡车昼夜填土工作一周才行,这么大的外围成本投入就要上百万,失败带来的损失也是可想而知的,这也给董伟带来了压力,幸运的是,打井成功了,水温40多度,出水量也还不错。

      苦乐相伴山水间

      说到物探工作的辛苦,董伟有无限感慨:“海上钻探的时候上去一两个月不下来,吃喝拉撒全在平台上面,一刮风给养送不进来,咸菜都没有,最惨的是没有盐了,就要吃淡饭。”“现在我们单位正在连云港南黄海里100公里作业,下一步还准备去南沙施工钻探。”
      “我现在侧重的工作往西北走得多,新疆、青海、甘肃、内蒙、东北等,我们2005年去罗布泊看矿点,都是在哈密把救援队、直升飞机预先联系好,准备了救援定金,光路上都要走好几天,一开始大家有说有笑,到后面一点动静都没有了,看着茫茫戈壁都麻木了,进去之后没有方向感,只能靠GPS罗盘,全靠导航,旅行帐篷、水和干粮都带着,戈壁里面的水不能喝,有时候接连几天都见不到水。最后是从新疆进去,从甘肃回来,原路返回不好走,只能绕了。”谈起到全国各地勘探,董伟说道“现在全国跑遍了!”。
      “前几天新闻也报道过,我们单位的人员在新疆50多小时失去联系,发洪水下不来,其实一进入无人区半个月不联系是常事。所以背着干粮上山、风餐露宿不算什么,主要是安全问题”。
      “当然,出外勘探也有乐嘛,苦中有乐,你就这么想,人家是花钱去旅游探险,我们是不花钱、工作的时候就把险就给探了”,董伟边说边从兜里掏出手机,让我们看他去年在红旗拉普、塔什库尔干等地拍的工作场景照片(拍工作照已经成了他的一个习惯,为的是检查、防止工作中的失误和纰漏),如同一个旅游者回来“晒”他的旅游风景照一样。“我们工作的地方比这照片上还要艰苦,海拔都是四、五千米,这个是因为路被洪水冲垮人出不来了,一边修路一边出来的,车子开进去也出不来,国家财产要想办法把它弄出来啊!”

      感悟学生教育培养

      说到学科发展,董伟指出,建设综合性大学、适应新形势变化开设一些新专业是趋势,也很有必要,但是“不能把老专业丢了”,根在这个方面,前面的优势、人材都在这个地方。
      谈到人才培养,董伟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需要在实践中验证,希望学校多培养“能上手”的人才。再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传承下去,“我就教育那些和我一起出野外的年轻人,咱们干得快、结束早就少点受罪,干得慢了,天天喝着风、被太阳晒,受罪更多。”质朴的话语体现了一个老桂工人的实干精神。
      学生要有责任意识,要有“挑大梁”的精神,少说“我不行”,“像我们物探行业,都有师傅带着帮把关的,不用担心,大胆尝试。再就是要仔细认真,不能应付了事,多检查几遍。”
      60年来,“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桂工精神在一代一代校友身上发扬光大,上山下海,探矿寻宝,如董伟一样分布在海内外、祖国各地的桂工校友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执着捍卫梦想,用行动践行梦想,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成就了自身的辉煌。

    上一条:【甲子校庆】校友专访系列(二)张文伟:蓝天、碧水、净土环保逐梦人

    下一条:附属小学举办第47届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