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博体育网址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桂工要闻 > 正文

桂工要闻

    【甲子校庆】校友专访系列(二)

      【编者按】六十载沧桑砥砺,六十载弦歌不辍。60年来,一批又一批桂工学子走出校门活跃于海内外各行各业,他们秉持“厚德笃学 惟实励新”的卓异品格,勤勉自励、精进图强,奉献国家、服务社会,成长为社会和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母校的骄傲,也是母校的宝贵财富。在学校六十周年校庆来临之际,为汇聚校友力量,传承桂工精神与文化,同时也为广大在校学子树立榜样,我们将在校园网主页陆续刊登校友系列专访文章,以文字、图片等形式,生动呈现校友们的奋斗历程和精彩人生。

    蓝天、碧水、净土环保逐梦人——访平博体育网址79级校友张文伟

      人物名片:张文伟,1983年毕业于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物探专业,现为南京新华泰实业总公司董事长、江苏圣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桂林理工大学江苏校友会会长。

      在2016年7月的江苏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改选大会上,张文伟再此当选为江苏校友会会长。匀称的身材上穿白色衬衫下配黑色的西裤,一副眼镜架在文质彬彬的脸上,54岁的张文伟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十来多岁的样子,身上体现出更多的是睿智儒雅。
      张文伟曾先后当选为南京白下区第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获得“江苏省国土资源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地质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02年主持研究的项目“软土地区桩基超大吨位堆载试验、装置及工艺方法研究”,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为第一负责人。

      立足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1983年,刚从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大学毕业的张文伟被分配到华东有色地质勘查局801队,聪明肯吃苦又能干的他很快成为队里的技术骨干,并当上了物探技术组组长。20世纪90年代又当上了华东有色地质勘查局研究所物探工程测试中主任、华东有色地质勘查局研究所所长。期间,他组织、带领本单位的科技人员推动了工程物探在多个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在超大吨位静载荷垂向承载力试验的研究上达到了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并熟知国内外相关技术水平的最新动态。先后攻克了包括:复杂地层下桩身完整性的低应变判别、近顶部桩身缺陷的判别方法、桩身扩颈对低应变法判别桩身质量的影响、大吨位特别是超大吨位静载荷试验在软土地区的应用、超大吨位静载荷试验架搭设法等十多项试验,所在单位的检测水平快速提高,并被评为江苏省十佳检测机构,且是其中唯一的专项检测单位。

      随环境变化三次创业

      每个人的成功并非偶然,张文伟也不例外。华东有色地质勘查局的日子看上去一帆风顺,事业也节节向上,但行业大背景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跌宕起伏。上世纪90年代,地质行业出现了长达十余年的“地质严冬”,在这样的低潮期,不少所里的员工纷纷离开了熟悉的地质行业,“下海”另谋出路,寻找生存空间。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整个90年代甚至到本世纪初,为了解决‘发工资’的问题,华东有色地质勘查局研究所一直在考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改制,但地勘行业的特点是专业性比较强,与社会的沟通交流比较少,行业的转换比较难,但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实现了从地勘行业向工程建设领域的转变,队伍稳定住了,大家行业转换过来了,关键还有了发展的态势,所以我们的还算是成功的。”
      “人最重要的要是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也要有应变能力,当然要有一个很好的判断,要选择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你才有机会。那个年代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也很多。再有就是踏踏实实,要有定性,做一件事下去就要坚持,不能动摇,1992年的时候我们研究所整体开始产业转移,成立了十几个产业实体,但最终要成功的也就我们一个实体。主要是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看到哪里能赚钱就转到哪里去,最终一事无成。所以问题总是有的,困难总是有的,但要坚定不移,你的思维目标要清醒,战略思想要准确,有问题就解决,有困难就克服,踏踏实实做个三五年,总会有效果的。我们是逼出来的,也是自己努力出来的。”张文伟校友说。
      “第三次是到了21世纪初了,建筑行业也慢慢饱和甚至衰退,而另外的一个行业——环保在兴起,我们也是机缘巧合,在2006年也建立了一个环保公司,但当时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主要产业来看待,到2012年的时候,国家的产业状况发生根本性转变,环保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我们就做了一个调整,把环保公司独立出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势把它做好,咨询类的要发展壮大,水务工程类的要保持巩固,土壤修复是我们的抓手和重点,这也是与国家大方向接轨的。”
      
      为土地“排毒疗伤” 

      “比之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问题更复杂,治理难度更大,主要是存储的载体复杂,不光涉及到土壤情况、地下水状况,因此要有很多学科的技术,既要有环保的知识,也要有水文地质的知识,还要有岩土施工方面的技术,所以土壤修复技术难度更大。”
      说起给土壤“排毒疗伤”,张文伟和他的团队参与的最有名的地块要数“小南化”。原南京化工厂地块占地约700亩,是一个持续污染近70年的污染严重的“老工业基地”,其土壤及地下水的有机污染物监测中,监测到58种挥发性有机物、89种半挥发性有机物;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则重点在原“小南化”的氯碱生产区,检测13种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地方达到了10米深。张文伟介绍,“小南化的污染物几乎是原料级的”。张文伟带领他的团队,加班加点,与其他公司一道,仅用了5个月时间的完成了该地块的“净土工程”。

      怀念那时山花烂漫的青春记忆

      “三天前的事情经常记不得了,三十年前求学的光景却历历在目!”谈起大学生活,一直感叹自己老了的张文伟觉得过去的校园生活仿佛就在眼前。
      “同窗四年,学生之间都是互帮互助的,毕业三十多年了,为什么到现在交流越来越频繁,是因为对大学时光的一种怀念,比如说当初我们一个宿舍饭菜票都放在一起,我回家的时候被子要洗,留校的室友就帮忙洗被子、缝被子,大家相互关爱。这也跟学校的倡导有关系,同学之间的友谊很深也促进了走进社会与人相处。”
      “再有一个感受就是体现出的完全的青春气息,令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当初的班主任和老师也比较年轻,互动比较多,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记得有次去尧山春游,老师拖了一车的米粉跟着我们,后来下雨,大家上山、避雨如何互帮互助、相互扶持,雨过天晴后看到的满山的映山红,这些总是让人难忘,总是让人难忘,虽然这只是大学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是经常在脑子里浮现。”

      感悟人才培养 

      “教育我是外行,就我自身体会而言,在学校学知识,你考了70分还是100分并不是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应用方法、学习效率、思维方式,更多的不是教育而是一种引导,培养学生一种好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有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学知识不仅仅固定在课本上,还要搞清楚知识本身。因此大学一是要培养学生的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我觉得我们在学校的四年时间,基本上是四年如一日,养成好的习惯。二是培养好的思维方式,老师不能死搬教条拿着书本教,高明的老师的课都都是引人入胜的,特别是现在,网络信息这么发达,要查什么知识很容易,所以真不能照本宣科。”
      适应环境,不忘初心,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社会环境日趋严峻的今天,蓝天、碧水、净土更是我们追求的梦想,祝愿张文伟和他的企业越来越好!

    上一条:广西艺术学院陈应鑫副院长一行来访平博体育网址

    下一条:【甲子校庆】校友专访系列(一)董伟:上山下海探宝人